特别节目@主流媒体转发

【和园·浦上和鸣】共研人工智能赋能 探索跨学科新路径——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服务基层行暨跨学科主题学习研讨活动

2025-11-17

暂未上传视频…

【和园·浦上和鸣】共研人工智能赋能 探索跨学科新路径——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服务基层行暨跨学科主题学习研讨活动

2025年5月22日下午,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服务基层(江北新区专场)在南京一中江北新区教育集团第一小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是江北新区全学段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联盟的一次现场展示与汇报,主题是“AI赋能跨学科主题学习”。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规划研究室主任姚慧、副主任朱骏、科研员邓大龙,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吴卫东、教育科研部部长黄海旻、科研员董刚、秦晶,六合区和浦口区教科研领导与骨干教师,以及江北新区全学段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联盟校成员、教科研管理者履职培训班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致欢迎辞

活动伊始,南京一中江北新区教育集团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任丽芳发表了欢迎辞,对前来参加活动的各位专家和领导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展示了学校在教科研工作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绩。

 

“课题进课堂”研究课

来自新区全学段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联盟校的代表老师呈现了两节新颖有趣的“课题进课堂”研究课,充分展示了AI赋能跨学科主题学习课堂的魅力。

南京一中江北新区教育集团第一小学的李茂老师带来了《“小飞侠玩转水世界”之自动浇水产品推介会》课例展示,学生经历“产品说明-亮点展示-问题答辩-优化拓展”环节,利用AI工具分析思考,在讨论和答辩中完善产品功能,评选出“科学先锋”“创意大师”“实用之星”“绿色卫士”。本节课以真实问题驱动深度学习,在数字化工具的融入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

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的厉红燕老师展示了《中国桥梁:科学与人文的纽带——桥梁调查汇报课》跨学科课程,学生运用多种调查方法,融合数学、物理、语文、地理等多学科知识,选取对桥梁最感兴趣的部分开展研究,最终解决“再造一座桥梁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这一问题,生动体现了技术对核心素养培养的支撑作用。

 

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汇报

南京一中江北一小教科室主任叶凌以《从“微改造”到“元创造”: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迭代探索》为主题介绍了学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升级和迭代,从学科“拼盘”开始,向跨学科本质钻探,形成基于“元思”的行动,经历了“微改造-解构重构-元创造”阶段,实现了从“用户”到“创客”的角色蜕变和从“作品”到“产品”的成果创新。

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教科室主任朱洪娟以《融合·贯通·创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育人实践》为主题介绍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融合课程,借助智能研修平台和AI教研助手优化,包括“学科内融合”“跨学科融合”“超学科融合”,形成“早期探索-兴趣显露-才干浮现”的育人思路,后续将开展少工院3.0。

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育科研部科研员董刚以《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区域协同探索与创新实践》为主题阐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联盟的工作进展,他由《课程方案》中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描述引出重要性,介绍了全学段协同的研究视角、规范的研究过程和与时俱进的研究方式。联盟将借助智能研修平台推进人工智能教育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结合,为培养未来人才提供新范式,助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

 

专家点评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规划研究室副主任朱骏对本次活动的举办表示肯定,对课堂上所呈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各校继续关注AI技术应用,推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均衡,运用AI工具探索个性化学习路径。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规划研究室主任姚慧指出AI赋能跨学科主题学习不仅是科研管理的创新,更有助于形成区域教科研特色。南京一中江北一小的迭代研究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在行动实践层面的不断提升,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的融合课程体现了“三阶段”“四造”等理念,是实践层面的宝贵经验,同时她也为两校课题研究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指明了方向。

 

活动总结

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吴卫东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引领。他对“学习”概念进行了深入剖析,强调学习是有用的,能让自己更强大,让学生“想学”,让学生“会学”,而AI的作用则是让研究和学习变得更专业。最后他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走向更高效、更幸福。

本次活动不仅是跨学科主题学习联盟的又一次深度分享与充分交流,更是对跨学科主题学习未来研究方向的一次再思索。在专家引领之下,学校将继续加强教科研工作,立足教育实践前沿,坚持推动科研发展,走向更高水平。教师们将作为朴素的研究者,做基于问题的真研究,勤于实践,精于反思,不断提高教科研创新能力,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图文来源:南京一中江北新区教育集团第一小学

联合出品: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江豚新闻融媒体中心

南京电视台牛咔视频《新魅力校园》栏目组

江苏教育频道《名校名家行》栏目组

本平台及网站发布内容,由江苏新魅力校园融媒体中心原创或者甲方授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若发现我们的内容使用了第三方素材,请权利人联系我们治谈授权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