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弘扬”研讨会 暨《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教育家精神文选》出版座谈会在南京晓庄学院召开
2025-03-25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弘扬”研讨会 暨《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教育家精神文选》出版座谈会在南京晓庄学院召开
3月15日上午,由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与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弘扬”研讨会暨《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教育家精神文选》出版座谈会在南京晓庄学院晓庄校区行知园师德教育馆报告厅举行。南京晓庄学院校长张志华、副校长赵向军,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会长王仁雷、副会长操太圣,凤凰传媒总编辑徐海,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孙兴春出席活动,陶行知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学校师生代表近100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赵向军主持。
-赵向军主持会议-
张志华在致辞中表示,晓庄学院作为中国近现代乡村师范教育的发祥地,始终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在学校建校98周年校庆之年,我们组织编辑出版了《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教育家精神文选》,将行知先生光辉的教育人生、深厚的教育思想、伟大的人格精神再一次进行时代彰显,是对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家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学校始终将陶行知研究作为学校的重要使命之一,以行知先生之光来为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贡献晓庄智慧。
凤凰传媒总编辑徐海在致辞中表示,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思想跨越时空,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对新时代教育实践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教育家精神文选》的出版,不仅是对先生教育思想的系统梳理与传承,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与弘扬,期待两部图书的出版,让先生的思想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陶行知研究院院长李晓军作为编者代表,介绍了图书的编写情况。李晓军表示,此次修订的《陶行知文集》第一版发布于1981年,是新中国出版的首套陶行知著作集。本次再版重新梳理了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和理念,按照先生丰富的思想内涵、卓越的理论建树、重大的实践贡献来进行选文。全书分为上下两册,涵盖生活教育、教师教育、乡村教育等12个版块,选择了约200篇经典文章,汇集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
《陶行知教育家精神文选》则紧贴时代脉搏,结合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六个方面,精选了陶行知先生的百余篇经典论著,旨在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引领教育工作者探索教育的真谛,感受教育家的道德情操,体悟教育家的精神追求等,真正成为教育家精神的践行者,以教师之强支撑教育之强。
-专家学者作研讨交流-
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组专家成尚荣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两位专家提前录制了视频,和大家分享了他们对于两部图书的独到见解。成尚荣紧扣教育家精神的六个方面,特别是“以国家为家的”教育家精神,启发和引领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教育强国的理想信念,将“小我”融入“大我”,继承陶行知先生丰富的教育思想,进行时代的解释;储朝晖则分别从陶行知研究的集成化、问题式阅读、主体化呈现、目标项目化、内发式育人等五个转变的角度,分析如何把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当下结合、与教育强国结合、与教育现代化结合,从而能更有效地服务育人。
现场的专家学者也纷纷围绕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家精神,以及两部图书的出版对教育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发言。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操太圣在发言中从传承和弘扬的角度,深入剖析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他更希望“以此这次会议,以两本书的出版,重新寻找一起去学习的方向、一起学习的重点,期盼未来我们学陶、识陶能够走向更深处。”南京晓庄实验学校校长鲁照斌表示,两本图书依据新时代教育家精神、陶行知教育思想主题进行归类整理,针对性、系统性、可读性更强,特别是对于师范教育,对于一线教师,更有借鉴作用。学校将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深入实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建设一个真正促进学生生活力、品格力、学习力、创造力发展的新时代学校样本。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王文岭副教授从个人的研究经历出发分别阐述了两本作品对于广大陶研人学陶,师陶的重要性。对于如何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
视频制作:《名校名家行》栏目组
图文制作:江苏新魅力校园融媒体中心
联合出品:
南京报业集团江豚新闻融媒体中心
南京电视台牛咔视频《新魅力校园》栏目组
江苏教育频道《名校名家行》栏目组
本平台及网站发布内容,由江苏新魅力校园融媒体中心原创或者甲方授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若发现我们的内容使用了第三方素材,请权利人联系我们洽谈授权或删除。